《人工智能与国际准则》一书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造成的安全和伦理挑战、国际社会已为人工智能发展确立的规则、以及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展望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际准则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旨在为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指明未来的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法学与AI伦理研究中心携手国际金融论坛可持续发展理事会、商汤科技、特斯联、神户大学社会制度创新中心、新加坡AIII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共同发起亚洲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盟(Tech4SDG)。
本书收入了跨越学科疆界一些论稿,可谓新文科或者科际整合法学的重要注脚。全书分为四辑,涉及价值涵义(以信仰为媒介)、国家理性(以权力为媒介)、市场经济 (以货币为媒介)以及社会关系(以情感为媒介)等不同方面,对应于系统论的四个基本维度。值得重视的是,作者揭示了规范思维的决定论和概率论这两个不同侧面, 试图以此为线索在现代国家治理的思想链条中发现某些遗落环节,并探索数字化时代的法律秩序原理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5月2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主办的“法的学科交叉沙龙”(The Interdisciplinary Salon of Law)第十三讲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全球教席成员张泰苏主讲。
4月15日晚七点,“疫”起相守·线上公益讲座系列第一讲《元宇宙的互动关系与法律》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开展。本次讲座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活动的特别板块,由我院季卫东教授主讲,程金华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近六百名听众参加。
4月2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主办的“法社会学理论系列研讨会”第十五期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 Norbert Rouland主讲,主题为 “法国的法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