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概况 > 组织构成 > 研究院构成 > 研究员
研究员

徐昕

研究领域: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学、法社会学

院内职务: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所在单位:研究员

联系方式:xuxin.net@163.com

履历:徐昕,1970年生,江西丰城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92),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95)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2003)。曾任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2003-2005)、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2005-2010)。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司法高等研究所主任。

学术兼职:

《司法》杂志主编;

《声音法治周刊》主编;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第一、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司法机构的专家咨询委员。

个人著书:

《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

《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分担著书:

《正义的想像:文学中的司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

《司法制度讲演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影像中的司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司法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008年;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金融犯罪与防治》,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年;

《证券法学》,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6年。

分担著书:

 [美]布莱克:《正义的纯粹社会学》(原名《正确与错误的社会结构》),徐昕、田璐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英]巴特莱特:《中世纪神判》,徐昕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意]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004年;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意]卡佩莱蒂等:《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主编丛书:

《司法文丛》,2006—,已出版9种

主要论文: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0)》,《政法论坛》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

《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执法:1983-2009》,《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1期,第一作者;

《司法改革在走回头路?》,《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政法论坛》2010年第3期,第一作者;

《司法过程的性质》,《清华法学》2010年第2期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广安模式》,《当代法学》2009年第6期;

《迈向司法统一的案例指导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法庭上的妓女:身体、空间与正义的产生》,《政法论坛》2009年第4期;

《司法程序的实证研究:方法、误区与技术》,《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东莞劳动争议调查报告:1987-2006》(第二作者),《华中法律评论》第4、5卷,2009年;

《中国司法建设三十年:成就、经验与展望》,《政法学刊》2009年第1期;

《司法改革中的合作主义——人民监督员调查札记》,《诉讼法学研究》2009年第13辑;

《暴力与不信任——转型中国的医疗暴力研究:2000~2006》,《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

"The Private Enforcement of Law: Materials from China", Issues & Studies 43, No. 2 (June 2007) : 129-173;

《私力救济考》,《华中法律评论》第1辑第1卷,2007年;

《司法决斗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

《中国农民工为何‘以死抗争’》,《二十一世纪》2007年4月号;完全版3万字,《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载《乡村中国评论》第2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诉权的经济分析》,《云南法学》2007年第4期;

《私力救济的性质》,《河北法学》2007年第7期;

《人民监督员制度批判》,《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31期,2006年秋冬季号;

《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司法》第一辑《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法律出版社2006年;

《法官为什么不相信证人?》,《中外法学》2006年第3期;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司法》,2006年第4期;

《私力救济的神话之维——兼论法院的产生》,《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

《‘林中路’:民事诉讼模式•体制论述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非正式开庭研究》,《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1期,第一作者;

《认真对待私力救济》,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1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为什么禁而不止——体罚与规训的法经济学视角》,《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交错:一个法理的阐释》,《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私力救济的概念》,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

《私力救济的正当性及其限度——一种以社会契约论为核心的解说》,《法学家》2004年第2期;

 《法律的私人执行》,《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法律是否重要——来自华南的一个民间收债案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国家的态度:民间收债和私力救济的表达与实践》,《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

《为什么私力救济?》,《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为什么合作?——华南一个民间收债个案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第2期;

 《通过法律实现私力救济的社会控制》,《法学》2003年第11期;

《没有法律的秩序》,《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

《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兼论报应正义》,《法学评论》,2003年第5期;

《程序自由主义及其局限——以民事诉讼为考察中心》,《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民事诉讼的国际协调:在努力与浪漫之间》,《清华法学》2003年第2辑;

 《事实发现的效率维度》,《开放时代》2002年第4期;

《试论动物民事主体资格的确立——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及其消解》,《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4期;

《当事人权利与与法官权力的均衡分配——兼论民事诉讼的本质》,《现代法学》,2001年第4期;

《专家证据的扩张与限制》,《法律科学》2001年第6期;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之借鉴——以英国民事诉讼基本目标及其贯彻作为考察主线》,《法学》2001年第5期;

 《澳大利亚证据法的发展与改革》,《证据学论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

 《试论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立法框架》,《当代经济科学》1998年第1期,第一作者;

《金融风险的法律控制》,《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84期;

《洗钱与反洗钱斗争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第83期;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方案选择》,《政治与法律》1996年第1期;

主持课题项目: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研究”,批准号10AFX010,2010-2013;

2009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研究”,编号GJ2009B04;

2008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案例指导制度与司法统一研究”,编号B0805-2;

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度校级重大项目“中国司法建设30年研究”,编号08XZ-ZD-02;

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研究”,批准号05CFX021,2005-2007;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私力救济研究”,批准号04SFB3009,2004-2010;

中国法学会2005年度重点课题“构建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2005-2006;

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校级重点项目“转型司法中的法官研究”,2005-2007。

主持的横向项目及参加项目(略)

海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人的实证研究”,批准号HNSK04-69,2004-2005;

共青团中央2004-2005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为什么禁而不止:体罚与规训的法经济学视角”;

个人博客:http://justice.fyf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