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概况 > 组织架构 > 企划委员会
企划委员会

侯猛Hou Meng

教育经历:

1994年9月—1998年7月,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8年9月—2001年7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2004年6月,北京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5年10月—2007年9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
2012年2月—2013年2月,纽约大学法学院亚美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首批法律研修学者


代表性成果:

1、“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规制经济”,《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
2、“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功能”,《法学》2004年第12期。
3、“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1辑(2004)。
4、“经济体制变迁中的最高人民法院”,《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5、“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实证研究”,《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
6、“最高法院公共政策的运作”,《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2005)。
7、“最高法院大法官因何知名”,《法学》2006年第4期。
8、“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的流动分析”,《法律科学》2006年第2期。
9、“最高人民法院的功能定位”,《清华法学》第七辑(2007)。
10、“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分析报告(2006)” ,《法律适用》2007年第4期。
11、“判决书对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法律和社会科学》第2卷(2007)。
12、“法律引证的制度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3、“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4、“中国的司法模式:传统与改革”,《法商研究》2009年第6期。
15、“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法学》2010年第8期。
16、“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中外法学》2011年第3期。
17、“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何去何从”,《北大法律评论》第16卷第1辑(2015)。
18、“不确定状况下的法官决策”,《法学》2015年第12期。
19、“如何评价司法公正”,《法律适用》2016年第6期。
20、“《法院组织法》大修应当缓行”,《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6期。
21、“互联网技术对司法的影响”,《法律适用》2018年第1期。
22、“中央司法权力的非集中化”,《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5期。
23、“政法传统中的民主集中制”,《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
24、“进京接访的政法调控”,《法学》2011年第6期。
25、“权利观念的中国化”,《法律科学》2011年第5期。
26、“从校车安全事件看国家的给付义务”,《法商研究》2012年第2期。
27、“进京上访的社会管理”,《法学》2012年第5期。
28、“‘党与政法’关系的展开”,《法学家》2013年第2期。
29、“当代中国政法体制的形成及意义”,《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30、“中国律师分布不均衡的影响”,《法学》2018年第3期。
31、“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32、“数据如此分组能否真实反映法学现状”,《法学》2008年第3期。
33、“法律和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
34、“CSSCI法学期刊:谁更有知识影响力”,《北大法律评论》第10卷第2辑(2009)。
35、“社科法学的跨界格局与实证前景”,《法学》2013年第4期。
36、“社科法学的传统与挑战”,《法商研究》2014年第5期。
37、“精英法学院的形成与转型”,《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9期。
38、“司法中的社会科学判断”,《中国法学》2015年第6期。
39、“社科法学的研究格局:从分立走向整合”,《法学》2017年第2期。
40、“中国法学的实力格局——以青年学者的引证情况为分析文本”,《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