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报道 >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季卫东教授率团赴海南保亭开展“海洋与海岛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机制”项目实地调研并举办课题开题会
2025年10月27日 来源: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预览:


10月20—21日,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联合国大学全球人工智能网络理事会联袂主席季卫东携“海洋与海岛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机制”课题组一行赴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围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绿色数字创新合作项目(GDIP)《具有海洋与海岛特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机制》开展深度调研,并于21日上午召开课题开题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联合国大学人工智能网络理事会的5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下或线上形式参会,共同见证项目全面启动。

20日上午,课题组赴保亭宁远示范区实地考察,在与保亭县政府进行深度座谈后,系统了解了保亭在双碳目标下的现有行动举措与未来计划方案。




调研座谈会在保亭县政府办公楼举行,季卫东教授团队与保亭县发改委、司法局、生态环境局、人民银行、林业局等十余个部门面对面交流,围绕碳排放数据治理、林业碳汇融资瓶颈、农地抵押贷款制度缺失、跨境数据流动合规以及环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为后续立法与政策研究获取一手素材。





10月21日上午,UNDP-GDIP法律课题开题会正式举行。本次开题会由海南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GDIP项目办)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凯原法学院、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承办。季卫东教授担任开题会主持人,发表了简短的开幕致辞与感谢。UNDP驻华代表处可持续投资与商业组负责人王亚琳女士、UNDP-GDIP项目办主任王丹青女士发表开幕致辞。



会上,五位子课题负责人——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法学院院长秦天宝(线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朱庆华,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数字经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许多奇,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志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吴晨涛依次作开题报告,系统阐释各子课题的研究框架、创新亮点与年度路线图。



专题座谈环节,武汉大学虞楚箫副教授、上海交大赵绘宇副教授(线上)、景诗元博士、上海大学邓云成副教授、上海交大赵泽睿助理研究员等青年学者就国际气候司法最新动向、沿海城市韧性制度比较、海洋能开发环境规制、AI-ESG数据合规等议题展开学术分享,现场讨论热烈。



海南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GDIP项目办)法律负责人黄静就参会感受与未来期望进行了阐述。



会议最后,王亚琳女士对季卫东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要求课题组聚焦于可落地、可推广实践成果表示了赞赏,并表达了自己对项目组完满完成课题目标的期许。季卫东教授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将以本次调研与开题为新起点,携手UNDP、联合国大学全球人工智能网络及国内外学术伙伴,持续深耕法律+气候治理+数字创新交叉领域,为全球1.5℃目标与联合国2030议程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