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共同体 > 法的学科交叉沙龙
法的学科交叉沙龙
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法的学科交叉沙龙”第十二讲顺利举行
2021年11月22日 【作者】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预览:

【作者】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内容提要】

11月17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法的学科交叉沙龙”第十二讲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北四楼20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葛岩担任主讲人,主题为“复杂系统与社会现象模拟”。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李学尧担任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访问特聘教授秦裕林,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处副处长、凯原法学院教授林喜芬担任与谈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出席并致辞,同时还有来自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凯原法学院的博士后、博士生等数十人通过线上或线下参加本次沙龙。

讲座由李学尧教授主持,他对葛岩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对社会现象模拟的研究属于学术前沿,其中模拟仿真方法在法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期待葛岩教授的精彩演讲。



讲座开始前,季卫东院长对葛岩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指出葛岩教授不仅对认知和心理、社会行为等有深入研究,同时也推动了法学和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为新文科背景下的文理交叉融合的知识创新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季卫东院长代表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对葛岩教授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葛教授针对“复杂系统与社会现象模拟”的精彩讲座。



葛岩教授首先以鸟群飞行中涌现出的现象切入,结合戴蒙德对人类社会模式演化影响因素的分析、双摆混沌实验等为例说明了复杂系统的特征。其次,葛教授详细讲解了社会模拟的内容和ABM模型的构成和类型,并介绍编程工具NetLogo的运用。随后,葛教授结合W. Jager F. Amblard对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和其团队对社交媒体与舆论极化关系的研究精彩地呈现了对社会现象模拟的方法及研究发现。最后,葛教授从方法论层面对社会现象模拟的研究进行反思,指出社会现象模拟能够引入时间维度,进行情境操纵并提供多种可能性空间,对复杂社会现象提供出色的解释。

报告结束后,秦裕林教授作为与谈人指出葛岩教授的讲座内容生动而且丰富。他认为基于ABM模型的社会现象模拟研究能够从现有理论出发来进行解释,区别于既有的从数据出发来发现理论的计算社会科学研究。其次,他分享了如何将社会现象模拟方法应用于法学领域中,比如对立法政策的评估等。

林喜芬教授首先感谢了葛岩教授的精彩分享,并针对ABM模型在法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见解。第一,ABM模型能够给法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法学实证研究过程中数据收集难度大、成本高的弊端,同时也避免了法学实验研究中面临的伦理困境。第二,社会现象模拟研究可以用于对司法政策、社会治理策略的评估等方面,以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第三,社会现象模拟研究还有助于探索法律规范的生成和动态运行过程。

在提问与交流环节,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林浩舟、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杨力等与葛岩教授就ABM模型中Agency的预设、模型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最后,李学尧教授对本次沙龙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社会现象模拟可以为实证研究带来新的方法、对法律与社会现象的复杂互动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法典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讲座在热烈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