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共同体 > 法社会学理论研讨会
法社会学理论研讨会
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法社会学理论系列研讨会” 第十二期顺利举行
2021年05月18日 【作者】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预览:

【作者】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内容提要】

5月1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主办的“法社会学理论系列研讨会”第十二期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北四楼20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景文教授主讲,主题为“关于中国法与西方法对立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担任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程金华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企划委员会主任郑戈担任与谈人。来自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师生、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和日本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凯原法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生还有本科生等数十人参加。

讲座开始前,季卫东院长对朱景文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指出朱景文教授作为中国法社会学,特别是比较法社会学和法与全球化问题研究的开拓者、先驱者,在法学界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季卫东院长对朱景文教授长期以来对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期待“关于中国法与西方法对立的思考”的精彩演讲。

朱景文教授首先从为什么提出中国法与西方法对立的思考谈起。因为在中国法和西方法的比较研究中,无论是在西方学者还是在中国学者中,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法与西方法是对立的,如中国法律不占主导地位,西方法律占主导地位;中国人厌诉,西方人好诉等。在他看来,这种对比可能是成问题的,西方法和中国法在比较中常常在时间上错位,同时预设了中国法的发展方向是西方那样的现代法。因此,他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国法与西方法的对立提出质疑:如果说中国由于家族关系、熟人关系的缘故,成为法律不易进入的领域,因而法律不占主导地位,那么西方在遇到熟人关系时法律的地位如何?如果说中国由于治水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那么西方在遇到天灾人祸、大的社会动荡等紧急状况又如何应对?

朱景文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一,关于法律地位的思考。对于从传统法向现代法转型过程中,家庭和熟人关系的作用越来越小的观点,他借助马考利、麦考尼尔对现代契约理论的研究说明现代商业中的契约关系固然重要,但非契约关系、商人习惯在解决商业纠纷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看,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能够使僵硬的正式制度“变活”,而其渗透到法律正式关系中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是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面临的问题。

第二,关于权力组织形式的思考。西方学者魏特夫、韦伯等提出,东方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治水密不可分,治水的必要性是东方专制主义及家产官僚制成立的关键。与之相对,就权力组织形式而言,西方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出现集权和专政的现象。实际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都存在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关键在于面对非常状态和正常状态时,如何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第三,关于法律进化模式的思考。朱景文教授通过对梅因、马克斯·韦伯和昂格尔的理论进行分析,表明把中国法放入西方法律进化模式中是靠不住的,经不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也经不起理论的推敲,一旦支撑这些模式的语境消失了,这个模式本身的理论说服力就大打折扣。因此,从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与其把中国法的研究放在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烙印的法律与社会进化模式的框架下,不如以问题为中心,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适于用什么样的法律或非法律手段来处理。

报告结束后,程金华教授作为与谈人发表了四点见解。第一,朱教授的讲座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发,特别是如何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对中西方法律进行比较。第二,我们要注意常态治理和非常态治理对于法治建设重要性。第三,我们如何应对传统中国、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现代西方共同交织下的身份认同和法治建设。第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如何应对未来的法律。

郑戈教授在与谈中指出,朱教授的报告激发我们思考法学最基础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以问题为中心,从本土经验当中提炼出相应的法律命题和理论。他结合韦伯的理论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并指出关于人类社会的共通问题,我们也可以贡献自己的方法,进而推动东西方平等而有效的对话。随后,来自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彭雅丽、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林浩舟、凯原法学院博士后杨欣及其他与会嘉宾围绕中西方对“关系”的理解、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等问题与朱景文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季卫东教授就本次讲座作了总结。他指出,本次讲座各位嘉宾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第一,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对中国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普遍性的原理的发现。第二,我们要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方法,尤其是在比较法研究中的功能等价的方法。第三,要注重不同场景下的法律差异,尤其是日常状态和例外状态以及现在正兴起的数字网络结构场景等。第四,要注重如何在东西方对比的语境下,通过结构重组的方式进行范式创新。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