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报道 >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首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2016) ——“中国法社会学的新构图” 会议邀请函
2016年05月30日 预览:

首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2016)

——“中国法社会学的新构图”

会议邀请函

尊敬的            教授/博士,

您好!

当代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恢复于劫后重生的1980年代。自1986年被纳入“七·五计划”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开始,中国法社会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学者们或诠释基础理论,或提倡实证研究,或取法国际名家,或主张本土资源,指出了多种多样的径路,描绘了形形色色的蓝图。毋庸置疑,当代中国法社会学的多重形象来自于法与中国社会的复杂关联。在百余年“革命”与“改良”的双重变奏后,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法律制度如今已面目全非。如何获致当代中国法的全息图像,从而理解在断裂与接续、守成和待变之间的中国法,殊为重要。为此,法学研究既要在法律学的界限内沉吟推敲,还要在法律与社会之间反复叩问。由此而言,法学不仅是一门纸面上的学问,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现实的建构性。法治中国建设成败得失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中国现实的了解和把握,只有着眼于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社会,了解中国社会,获取中国当代法与社会的全息图像,才有可能让法治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

正是为此,首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的主题定为“中国法社会学的新构图”。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主办,将于2016年7月29日至7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召开。我们诚邀您积极参与,贡献智慧,共同助力中国法社会学的发展。

       一、会议主题(投稿论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

1.  中国法社会学:历史、现状以及未来

2.  法社会学的多重维度:理论、定性与定量

3.  民法典编纂与法社会学

4.  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

5.  风险社会的法律、制度与治理

二、初步议程

1.  2016年7月29日 上午开幕式、圆桌会议

2.  2016年7月29日 下午专题论坛

3.  2016年7月30日 上午专题论坛

4.  2016年7月30日 下午闭幕式

三、会议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廖凯原法学楼(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

四、论文提交

1. 提交方法与截稿日期: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16年6月30日。请将论文摘要及论文全文发送至sjtu.lsc@gmail.com。

2. 论文评审:会议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在所有投稿者的论文中选出参会论文,并遴选出若干篇主题报告论文。

3. 后续信息:会议信息将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心的网站上(http://www.socio-legal.sjtu.edu.cn/)公布;相关重要事项也将同时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心的微信公号(lawandsocietycenter)上推送。

五、会议组织机构

1. 会议主办单位: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2. 会议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暨法社会学研究中心

3. 会议筹备委员会:

主席:季卫东(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教授)

委员:赵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程金华(华东政法大学)、李学尧(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刘思达(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林喜芬(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宾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赖骏楠(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会议秘书:许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务秘书)、杨帆(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曹勉之(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生)

 

会议回执将附于本邀请函后。请参会人士将回执于2016年6月3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sjtu.lsc@gmail.com,邮件标题署名“法社会学年会+单位+姓名”。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咨询会议秘书许月老师(电话:021-62934759;电子邮箱:yuexulaw@sjtu.edu.cn)。谢谢!

 

附:会议回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