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心路小结
三十年,这对每一个人而言不是太长但是也绝对不能算短的时间,人生毕竟没有几个三十年。三十年,走过了多少路,经历了多少事,相识了多少人,感受了多少爱;三十年,有几多快乐、几多欢笑,有几多痛苦、几多泪水;三十年,踏踏实实处有春耕秋收,寒来暑往时有伤感惆怅,糊里糊涂间有志得意满,平平淡淡中有刻骨铭心。
我这三十年是从上大学开始的。1981年8月,我从浙江农村来到山城重庆,开始了我与法有缘的三十年。这本集子是我学习法律、思考法律、教授法学三十年的一个小结。编著这一文集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有时通到各地学校的一些年轻学子,他们往往询问我有无纯学术著作以外的作品,想更多的了解我的为人、认识我的个性;二是2011年是我进入大学学习后的第三十年,按照西南政法大学这几年的惯例全年级同学要聚会纪念,大家在一起回忆往昔的青春岁月。在这两个因素的触发下,我萌生了编著这一集子的念头,借以对我以往的三十年的足迹、心路作一小结,反思过去并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作以警示。
野行不止的“野人”
文集取名为“野行集”,是因为虽然我这三十年身在城内的大学学习、工作,但是心却更多的在野、在郊、在村。我来自村野、长于乡土;我希望飘然旷野,在野外行走中、在广袤的天地间吸纳灵气;我渴求一种放飞心灵、不受拘束的自然生活;我向往光照旷野、野芳幽香的摄人魂魄时分;我做的是来自田野的边缘性的研究工作。我自忖是个身在书斋与村野间来往而心在村野的人,宋代梅尧臣《依韵和师直仲春雪中马上》中的“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颇能表达我的心态、情状。在我看来,野行有味,野景动人。这三十年,诸多天然之景让我陶醉,清新之风使我震颤,乡野之民给我教益,质朴之人令我感动。我十足是一个不畏晨晓多露湿巾、不顾正午烈日灸人、不惧黑夜行单影只而野行不止的野人。
文集正文由“杂忆”、“怀念”、“行走”、“思索”、“心迹”五部分构成:
“杂忆”部分包括我的大学生活、教师生涯的片段叙述十六篇。这些短文或为我求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或为我教学活动的客观呈现,或为我成长过程的具体表达。这展现了我平凡的青春岁月,反映了我坚实的进步轨迹,显示了我突出的野性特质。
“怀念”部分为我怀念已经故去的亲人、师友的小文十四篇。这些亲人对我的成长、对我这三十年有着深刻影响,他们或给予了我的生命,或养成我的品性,或助益我的成熟。这些师友或对我悉心教悔,或与我合作共事,或伴我同窗相读。他们是我人生路上的同行者、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
“行走”部分收录了我于1988年4月至2010年8月间在湖北、广西、香港、西藏等地田野调查的十一篇日记、行游。日记基本按照原来所记没有作什么修改,仅仅将某些非常敏感的内容进行了删除,其他方面一仍其旧,保持原样,以存其真。这些行记记载了我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呈现了多样的社会构架,反映了生动的时代面貌。
“思索”部分由十篇我对知识分子、当代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华文化的现代命运、司法考试等感受的小文构成。这些论文是我认真思索、严肃思考的结晶,传递了我的思绪,凝聚了我的关切,表达了我的忧虑,反映了我的迷茫。
“心迹”部分包括了十九篇我的《中国习惯法论》、《多元司法——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及其变革》等著作的自序、后记等。这是我心路历程的体现,是我学术足迹的见证,较为全面的表达了我对法学、法律、习惯法、司法等论题的基本认识,是我教学工作和学术活动的集中展示。
附录的十二篇文章是对我的一些访谈录和关于我的作品的一些评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这三十年的为学与为人,可为了解我、理解我之参考。
这是我的自我小结,既有自我表扬,也有自我批评,更多的是自我叙述、自我反思、自说自话。
回顾过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小结自己这1981年9月以来三十年的大致经历,反思自己的过往所为,我为自己这三十年的生活而满足,为自己的幸运而感恩。这三十年我读书在大学,工作在大学,书斋、课堂是主要的活动场所,但也时时行走在田野。喜欢忆往,或许我开始变老了,但是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毕竟颇有意思。在编撰、校阅过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一个个难忘的人、一幕幕印象深刻的情形历历在目,依稀就在昨日。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这三十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是我能够吃苦而不偷懒,坚持而不断拓展,围绕中国问题、中国人的具体生活进行调查和教学、研究。我基本为持自由主义态度的知识分子,但对中国固有文化、社会客观规范怀有深深的敬意。我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也没有什么学术野心,只求踏踏实实做事,尽好自己的本分,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因而我对这三十年的历程感到比较满意。虽然我有幸得到许多人的帮助,但我基本上是依靠自己一步一步的勤劳、奋斗而成,总体上我过得比较辛苦也比较充实。我感谢生活所赐予我的一切。
(本文为《野行集》序言)
作者简介链接:http://www.socio-legal.sjtu.edu.cn/Pages/member.aspx?id=49
来源:法制日报-法学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