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报道 >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季卫东教授出席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2020年03月24日 来源:法的社会视 预览:


2019年8月30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法治论坛的主题为“共建未来法治,共享智能福祉”,以推动产业发展和相关制度的跟进,更好服务保障

AI国家战略大局,向世界展现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国际合作打造重要的沟通平台和桥梁,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和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述元、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

苏军、上海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尹弘、副市长兼公安局长龚道安、市高级法院院长刘晓云、市检察长张本才以及800余各界人士出席。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崔亚东、美国亚利桑那州最高

法院院长罗伯特·莫里斯·布鲁特尔、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英国梅蒂斯研究所主席马克·比尔、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法律研究生院院长克鲁斯·哈尼、清华大学法学院院

长申卫星等十一位嘉宾应邀做了主题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以“人工智能开发的理念、法律以及政策”为题做压轴性主题演讲。他在开场白中调侃道:“人工智能法治论坛进行到现在,也许

大家希望突然有一群机器人列队走进会场,给各位分发午餐三明治。假如这样的场景真的出现,也许大家还会好奇这究竟是主持人施伟东专职副会长的指令导致的规定动作,还是机器人机

械学习后的自选动作”。在一片笑声中,他言归正传,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进入深度学习和智慧网络化时代后的问题状况。在人工智能从机械学习的他律系统转化为深度学习的自律系统,特

别是在不同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连锁反应不断进行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网络内部的自生性变异将被促进,其结果很容易引发网络与网络之间的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混沌,因而

算法黑箱化和失控的风险势必不断增大。


季卫东教授认为,“透明社会”与“黑箱算法”,这是数据驱动社会的一对根本矛盾,对国家治理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如何对人工智能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充分的规制

,确立人工智能研发的规则、伦理以及政策就势必成为极其重要并非常紧迫的一项课题。 国务院颁发的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式制度安排以及九条

主要原则,与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是相洽的;但在不同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怎样决定取舍的元规则和优先顺序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值得欣喜的是,这次论坛发布的《人工智能安

全与法治导则》五大部分提出了27条具体指针,使国务院2017年规划的治理框架有了大幅度改进。


最后,季卫东教授强调,智慧网络的复杂性来自电子通讯技术把原先处于完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具有不同目的、不同属性的各种信息和数据都混合在一起处理的事实,也来自人工智能

的不同系统在协同运作时带来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自动化改组、连锁反应的动态。5G在空前加强手机等移动电子通讯系统的功能的同时,也有可能增大智慧网络发生出乎利用者意料的现象

的风险,并在多样化的应用方式中增大利用者以及第三者的权益遭受侵害的法律风险。为了在甄别和防范风险的同时保护人工智能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必要更多地采取软法方式,而

不是简单地提高硬法的惩戒力度。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人工智能法治征文活动的佳作颁奖暨《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19)》、《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发布仪式。季卫东教授牵头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与

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研究”的项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后林竹静(指导教授杨力)在“人工智能法治征文活动”中获奖。此外,在欢迎晚宴以及其他非正式场合,季卫东

教授与国内外嘉宾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与其他相关机构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法律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法治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主办,上海市法学会、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承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知网、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银行等单位协办,江苏省法学会、浙江省法学会、安徽省法学

会、人民网、凤凰网、东方法学等机构支持。